什么是OD值: 为什么可以用OD600检测菌液浓度?
来源/作者:普拉特泽-生物医学整体课题外包平台
Question: 为什么可以用OD600检测菌液浓度?(普拉特泽生物提供长期稳定的细胞实验外包服务)
答:
OD值是“Optical Density”(光密度)的缩写,用于表示被检测物吸收光的程度,通常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OD值,具体是如何检测的呢,比如说你有一束手电筒的光,光通过一个透明的瓶子(样品池),瓶子里装了不同的液体。如果液体很清澈,大部分光都能透过,检测器测到的光就多;如果液体很浑浊,光被吸收得就多,检测器测到的光就少。分光光度计就是通过测量这种光的透过和吸收,来计算OD值,从而了解样品的性质。
OD值与吸光度的关系
在光谱分析中,经常用到两个概念:吸光度和透光率。
吸光度(Absorbance,简称A或Abs)表示光线通过样品时被吸收的程度。
透光率(Transmittance,简称T或Tra)表示光线通过样品后剩余的光强度与原始光强度的比例,即T = P/P0,其中P是透过样品的光强度,P0是入射光强度。
吸光度和透光率之间的关系:A=−log(T)
其中A代表吸光度,T代表透光率。
这个公式表明,吸光度和透光率是相反的关系:吸光度增加,透光率减少;反之亦然。
OD值实际上就是吸光度的另一种说法。在实际应用中,我们通常用吸光度来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,因此OD值等同于吸光度A。
OD600?OD450?OD260/230是什么?为什么用OD600来检测菌的浓度?
OD值后面的数字,比如OD600或OD450,指的是在测量时使用的光的波长,单位是纳米。这些波长的选择基于不同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
OD450:在ELISA实验中常用,450nm是底物反应后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。
OD260 / OD280:用来测核酸和蛋白浓度,DNA在260nm处吸光强,蛋白在280nm处吸光强。
OD600:常用于监测细菌的生长,如大肠杆菌。这是因为600纳米的光对细菌的散射非常敏感;在微生物实验中,它是常用的生物量测定方法之一,能够间接反映菌液中的细胞数量
为什么OD600能够用来检测菌液浓度,其原理基于以下两点:
①光吸收与散射:菌液中的细胞会吸收部分入射光,同时散射另一部分光。测得的OD值600与细胞对光的吸收和散射总量成正比。
②与浓度关联:OD值600越高,表明菌液中细胞数量越多;反之,OD值600越低,细胞数量越少。
为什么选择600nm波长?
①细胞吸收特性:细菌细胞(如大肠杆菌)在600nm波长处的光吸收能力最强。此波长与细菌细胞的平均尺寸(1-5微米)相匹配,使得光散射和吸收效果最显著,从而提高了测量的敏感性。
②避免培养基干扰:常用培养基(如LB培养基)在600nm处的光吸收极低,因此测得的OD值600主要反映菌体浓度,而非培养基的颜色或成分。
③历史经验校准: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,600nm波长与细菌浓度的线性关系最佳。例如,当OD600≈1.0时,大肠杆菌的浓度约为1×10⁹ CFU/mL( colony-forming units per milliliter,即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)。这一发现使得600nm波长成为行业标准。测量注意事项为确保OD值600测量的准确性,
需注意以下事项:①稀释菌液:将菌液稀释至OD值0.2-0.8之间。若OD值过高(如>1.0),需进一步稀释以避免测量误差;若OD值过低(如<0.1),则可能因信号太弱而导致结果不准确。②摇匀菌液:测量前需充分摇匀菌液,以确保细胞均匀分布。若菌液沉淀,可能导致测量值偏低。OD值与菌液浓度的关系正比关系:OD值600与菌液浓度成正比,即OD值越高,菌液浓度越高;反之亦然。但需注意,这种关系并非严格的线性关系。
好,今天关于OD600检测菌液浓度
就说到这里
觉得有用欢迎转发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