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多色免疫荧光(TSA)和免疫组化、免疫荧光(IHC/IF)的区别

多色免疫荧光(TSA)和免疫组化、免疫荧光(IHC/IF)的区别

2025-11-06 10:30:40

来源/作者:普拉特泽-生物医学整体课题外包平台

在生物医学领域,我们经常需要回答一个关键问题:“某种特定的蛋白质,在组织或细胞中的什么地方?”

为了看清这些微小的目标,科学家们发明了多种强大的“侦察技术”。其中,IHC/IFTSA酪胺信号放大技术)是两大主力。但它们有何不同?又该如何选择?普拉特泽生物承接等病理染色相关服务上万例,积累了操作大量经验,今天为大家详细分享,同时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开展线上的理论培训与线下实操,可承接免疫荧光实验外包服务

一、 核心区别:基础方法与信号放大器

· IHC/IF是成熟的“基础侦察方法”,它们能直接产生信号,告诉我们目标在哪里。

· TSA则是一个“超级信号放大插件”,它本身不直接侦察,而是与IHC/IF联合使用,将其探测能力提升一个乃至几个数量级。

IHCIF原理相似,只是方式不同:

· IHC:最终生成有颜色的沉淀,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就能看,结果稳定

· IF:最终发出荧光,需要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,图像更绚丽,便于进行多重标记。

然而,IHC/IF有一个天生的短板:信号放大能力有限。就像一个手电筒,照大目标很清楚,但如果目标又小又暗(低丰度蛋白),光线就太弱了,根本看不见。

二、 TSA:如何实现“信号核弹”级的放大?

TSA,学名叫“酪胺信号放大技术”,它的出现,就是为了解决IHC/IF的灵敏度瓶颈。

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引入了一个关键分子——酪胺

TSA的“三部曲”工作流程:

1. 常规锁定目标:一抗和二抗(携带辣根过氧化物酶HRP)找到目标蛋白。

2. 引爆“信号核弹”:加入携带报告分子(生物素或荧光基团)的酪胺底物。HRP酶会瞬间激活其周围的酪胺分子。

3. 永久“标记”目标:被激活的酪胺分子变得极具活性,会立即与它周围的蛋白质酪氨酸残基共价结合,形成牢固的“标记点”。

结果就是:一个HRP酶分子周围,可以被沉积上成百上千个报告分子,信号强度因此被放大10 - 100倍!之后,我们再通过检测这些密集的报告分子(比如让荧光基团发光,或用生物素进一步放大),就能清晰地看到原本微不可察的目标。


三、
正面PK:两大技术优劣一览


关于“多重染色”为何是TSA的王牌,这里稍作解释:

传统IF做多重染色,会因为抗体种属来源限制和荧光光谱重叠而束手束脚。而TSA技术可以在完成第一轮染色后,用加热或化学方法将抗体和HRP酶全部洗掉,唯独留下共价结合的酪胺信号。这样,切片就能像一张“白板”一样,进行第二轮、第三轮……的全新染色,互不干扰,从而实现惊人的多重标记能力。


四、总结

简单来说:

· IHC/IF看作是我们可靠“火眼金睛”,能看清大多数目标。

· TSA看作是在这双眼睛前加上的“超级放大镜”,不仅能洞察秋毫,还能给不同的目标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,实现“一键全景扫描”。

如果您正在寻找一款能够显著提升免疫荧光/免疫组化实验效果的检测工具,噗啦噗啦实验室TSA试剂盒(RK50025)无疑是您的理想选择。其强大的信号放大能力、优异的稳定性和出色的背景控制,将助您获得清晰、可靠、可重复的实验结果,成为您科研路上的得力助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