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TSA多色荧光成败关键:抗体的选择与验证
2025-11-07 13:11:39
来源/作者:普拉特泽-生物医学整体课题外包平台
在免疫荧光里,TSA酪胺信号放大技术因其超高灵敏度而备受青睐,尤其适用于检测组织中低丰度的靶点蛋白。然而,与传统的免疫荧光法不同,TSA技术涉及多轮顺序的抗体孵育、HRP催化和化学灭活,流程更为复杂。正所谓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在TSA多色实验中,能否成功获得清晰、特异、无交叉的多色图像,关键在于实验开始前的抗体选择与验证策略。普拉特泽生物专业承接TSA技术服务外包、蛋白原核表达服务、ko技术服务等实验代做服务,积累专业丰富的实验操作经验,今天为大家详细分享相关知识。
一抗是特异性识别靶点的“先锋部队”,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实验的特异性。
1. 源头把关:优选经过实践检验的抗体
临床病理诊断常用抗体:这些抗体通常经过大量临床样本的验证,特异性与可靠性有保障,是首选的“放心抗体”。
文献报道中的抗体:关注高水平文献中反复使用的抗体克隆号,这是最直接的参考,能帮助您绕过许多前人踩过的“坑”。
2. 类型与种属:单克隆为上,种属匹配要小心
优先选择单克隆抗体:单抗只识别抗原的某一个表位,特异性远高于多抗,能有效减少非特异性背景。对于多抗,务必谨慎选择。
注意样本与一抗的种属:这是一个经典但易错的问题。对于小鼠组织的样本,尽量避免使用小鼠来源的一抗,以免内源性IgG导致高背景。当然,在细胞染色中,通过特殊的阻断剂可以解决此问题,但对组织样本而言,直接换用兔、大鼠等来源的一抗是更稳妥的方案。
3. 针对性选择:石蜡样本的“黄金标准”
对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样本,强烈推荐选择厂家明确标注 “IHC-P” 应用的抗体。
其中,“KO-VALIDATED” 是特异性验证的“王牌”。这意味着该抗体在基因敲除的样本中无信号,而在野生型样本中有信号,从实验上完美证明了其特异性,堪称石蜡样本IHC的黄金标准。
二抗负责连接一抗与TSA信号放大系统,其“干净”与“高效”至关重要。
1. 极致纯净:务必选择“预吸附”二抗
多色实验中,我们使用来自不同物种的一抗。为了确保抗兔二抗不会与您的小鼠或大鼠一抗发生交叉反应,必须使用经过预吸附(交叉吸附) 处理的二抗。它能极大降低由物种交叉反应导致的非特异性背景,对于免疫细胞密集、背景易脏的样本尤其关键。
2. 效率与信号:HRP直接标记与多聚体技术
HRP直接标记二抗:相较于传统的“一抗→无酶二抗→HRP三抗”间接法,使用HRP直接标记的二抗可以简化一步流程,缩短时间,同时减少非特异性结合,是TSA实验的更优选择。
HRP多聚体二抗:该技术将多个HRP酶集合在一个聚合物上,再与二抗偶联。当它与一抗结合时,相当于在同一个位点“部署”了多个HRP,能显著增强后续的TSA信号,获得更高的信噪比,对于弱表达靶点的检测尤为有利。
在将抗体正式投入宝贵的TSA多色实验前,充分的验证是避免“翻车”的必要步骤。
1. 从简到繁:建议从DAB显色的IHC开始
在开展复杂的多色荧光前,强烈建议先用传统的DAB显色进行单靶点免疫组化优化。DAB显色结果稳定,且能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,便于快速优化一抗浓度、孵育条件、抗原修复方案等,成本也更低。
2. 综合判读:依靠专业知识判断定位
抗体的特异性最终体现在其信号是否符合预期。这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,综合判断信号是否位于正确的组织区域、细胞类型,以及是否为预期的亚细胞定位。一个声称是膜蛋白的抗体,如果信号全部弥漫在胞浆,那么它的特异性就值得怀疑。
3. 详尽记录:建立自己的“抗体护照”
在验证过程中,请务必详细记录下每个靶点获得最佳信噪比的所有关键参数:一抗的工作浓度、孵育时间和温度;二抗的孵育时间;以及TSA的显色时间。这份宝贵的记录将成为您后续进行可重复的多色实验的“标准操作程序”。
TSA多色荧光是一项强大的技术,但成功运用TSA技术需要:精心挑选的、经过验证的高特异性一抗;高效且“洁净” 的HRP标记二抗;以及研究者基于专业知识的严谨验证与优化之上。噗啦噗啦实验室的TSA试剂盒(RK50025)具有强大的信号放大能力、优异的稳定性和出色的背景控制,可以帮助您获得清晰、可靠、可重复的实验结果,助您科研一臂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