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免疫荧光操作指南!Protocol + 避坑 Tips:掌握这些,串色不再烦

免疫荧光操作指南!Protocol + 避坑 Tips:掌握这些,串色不再烦

2025-08-27 10:00:51

来源/作者:普拉特泽-生物医学整体课题外包平台

Question:免疫荧光操作指南有哪些?(普拉特泽生物提供长期稳定的组织染色外包服务)

   答免疫荧光实验 Protocol

免疫荧光实验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,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。下面详细介绍免疫荧光实验的步骤,帮助大家掌握实验要点。
(一)样品准备:细胞状态是关键 样品准备是免疫荧光实验的第一步,也是关键一步。细胞状态直接影响实验结果,无论是贴壁细胞还是悬浮细胞,都需要正确处理。 1. 贴壁细胞:爬片操作要点  新手建议直接购买商品化的无菌爬片。放置爬片时,要注意爬片直径要小于孔板,避免后续操作中出现麻烦。接种细胞后,小心取出爬片,倒扣在盖玻片上,操作时要小心,避免细胞脱落。 2. 悬浮细胞:预处理让细胞贴壁  爬片需提前几小时用多聚赖氨酸或细胞黏附剂处理,以便悬浮细胞能够贴壁。处理后接种细胞,后续步骤与贴壁细胞一致。这一步需要耐心,不能急于求成。 

 (二)固定:选对试剂,防止抗原位移 固定是为了让细胞内的抗原保持稳定,不发生位移和降解。通常使用 4% 多聚甲醛室温固定 15 分钟,然后用 PBS 浸洗 3 次,每次 3 分钟。但如果是检测磷酸化抗体,不能使用甲醛,而应选择冰冷的无水甲醇或乙醇,否则磷酸蛋白会移位,导致实验失败。 

 (三)通透:让抗体进入细胞内部 通透的目的是让抗体能够顺利进入细胞内部与目标抗原结合。使用 0.5% Triton X-100 室温通透 20 分钟即可。但如果目标抗原在细胞膜上,这一步可以省略,以免破坏细胞结构。 

 (四)封闭: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封闭是为了防止一抗和二抗与细胞内的非特异性位点结合,从而避免高背景噪音。通透后用 PBS 洗 3 次,吸干液体后,滴加 5% BSA(用 TBST 稀释)或同来源血清,室温封闭 1 小时。从这一步开始,要保持样品湿润,避免干燥导致背景信号过高。 

 (五)抗体孵育:浓度和时间是关键 抗体孵育是免疫荧光实验的核心步骤,一抗和二抗的孵育条件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。 1. 一抗:4℃过夜更精准  按说明书稀释一抗,吸尽封闭液后滴加,放入湿盒 4℃孵育过夜。回收一抗后,用 PBST 洗 3 次,每次 5 分钟,摇床慢摇,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抗体。 2. 二抗:避光操作防淬灭  滴加稀释好的荧光二抗,室温孵育 1 小时,同样用 PBST 洗 3 次。从加二抗开始,所有操作都要在暗处进行,避免荧光淬灭。 

 (六)复染核与封片:细节决定成像质量 最后一步是复染核与封片,虽然看似简单,但也很重要。使用 DAPI 避光孵育 5 分钟,用 PBST 洗去多余染料,然后用含抗荧光淬灭剂的封片液封片。封片时要小心避免气泡,否则显微镜下会出现“马赛克”,导致实验失败。 

 避坑 Tips:搞定串色,实验结果更清晰 免疫荧光实验里,串色问题特别烦人,一不小心就毁了实验结果。下面这些小技巧,帮你轻松应对串色,让实验结果更干净。 (一)细胞处理:密度和状态很重要 1. 铺细胞别太密!

  1. 铺细胞别太密!

用状态好、没被污染的细胞做实验,这是必须的。要是细胞被支原体污染了,那可就麻烦了,会出现各种奇怪的染色问题,核和抗体都会被染得乱七八糟,怎么洗都洗不掉。所以,实验前一定要检测支原体,别让这些小东西毁了你的实验。


(二)染色顺序:核染放最后,浓度别太高

双抗体染色的时候,别一开始就用Hoechst染核,这是个常见的错误。正确的做法是把核染放到最后封片的时候,而且要用低浓度的DAPI。核很容易着色,高浓度的染料会让核的荧光太强,不仅会抢了其他信号的风头,还可能导致荧光串色。记住,低调核染,信号才会更纯净。


(三)抗体选择:种属和浓度是关键

  1. 一抗:种属不同,避免“撞车”

双抗体染色时,一抗的种属选择很重要。一定要用不同种属的一抗,比如鼠和兔,这是经典组合,效果很好。要是用双鼠或双兔的一抗,二抗很容易交叉结合,结果就是串色。另外,如果是外转质粒,可以选择标签抗体,特异性高,浓度1:500左右就行;如果是内源性蛋白,1:200就足够了,别盲目追求高浓度,有时候过犹不及。


  1. 二抗:室温孵育,洗得更干净

二抗孵育时,常温1-2小时就行,记得全程避光。洗涤也很重要,二抗用TBST(可以多加些吐温),能更好地洗掉非特异性结合的抗体;一抗用PBS就行。不同荧光标记的二抗,要选波长差异大的,比如绿光488、红光555,这样能减少光谱重叠,降低串色风险。


(四)拍摄技巧:波长和参数调对了吗?

封片后的拍摄环节也不能马虎。适当缩短激发光波长,能有效避免交叉波长干扰。用显微镜拍摄时,每个通道单独设置滤光片,逐个扫描,别同时采集,这样能大大减少串色。别偷懒不调参数,一张好图胜过千言万语,精心调整参数才能拍出满意的照片。


常见问题:这些坑你踩过吗?

(一)背景信号高?

免疫荧光实验里,背景信号过高是让人特别烦的问题。本来应该清晰的图像,结果被一层乱七八糟的背景信号给盖住了。这多半是因为实验里一些小细节没注意好。比如封闭没做好,封闭液和二抗不是同来源的,这就相当于给细胞穿了件不合身的衣服,挡不住非特异性结合;还有洗涤不彻底,洗涤次数不够,摇床速度太慢,多余的抗体和杂质就留在细胞上,背景信号肯定就上去了。所以说,实验里的每一步都得认真,不能马虎。


(二)信号弱或无信号?

要是实验结果信号弱或者干脆没信号,那可真是让人着急。这时候得好好回想一下实验过程。一抗是不是失效了?抗体是实验的关键,要是它失活了,肯定没法和抗原结合,也就没信号了。再看看一抗浓度是不是太低,孵育时间够不够?特别是4℃过夜孵育,温度和时间都得达标,不然一抗和抗原结合不充分,信号自然就弱或者没了。所以在实验前,一定要仔细看抗体说明书,按要求操作,别凭感觉瞎搞。


(三)串色严重?

串色问题在免疫荧光实验里特别麻烦,不同的荧光信号搅和在一起,实验结果乱七八糟。要解决串色,就得回头看看前面说的那些避坑 Tips。检查一下细胞密度是不是合适,细胞太密容易增加非特异性染色和串色风险;看看抗体种属是不是选对了,一抗种属搭配不当,二抗就会交叉结合;荧光染料波长是不是合理,波长相近的染料容易光谱重叠;拍摄参数对不对,参数不对会让串色更严重。免疫荧光实验就像一场需要精准配合的舞蹈,从样品准备到拍摄成像,每一步都得踩准点,不然就会串色。只要每一步都优化好,实验结果肯定能干净漂亮。


免疫荧光实验从样品准备到拍摄成像,每一步都有挑战,也都有技巧。记住了这些 Protocol 和避坑 Tips,就能避开串色的坑,让实验结果清晰又漂亮,以后发文章再也不用为图发愁了!


临床医生,在工作压力巨大的同时还需要承担科研指标的压力,若医院条件有限,想要开展实验工作就变得异常困难。因此,越来越多的三甲医生开始主动寻求与专业实验室合作,然而,市场鱼龙混杂,初次尝试实验外包时如何选择合作方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呢?

不仅我吊,我的服务更吊

不是我吹,咱家除了产品能打,服务这块儿更是拿捏得死死的!随手翻了翻后台好评,直接给我整得热血沸腾

    在科研的征途中,与外包实验公司的合作似乎已成为了一种趋势,然而,如何选择一家靠谱的外包公司,避免掉入“坑”中,却是让不少科研人员头疼的问题。

为了帮助科研小伙伴们在这条路上少走弯路,小普特意整理了一份对接外包公司的“避雷”宝典——同时,也将为大家揭秘一家值得信赖的优质外包伙伴——普拉特泽生物科研服务有限公司

1.时间管理大师‌:
科研实验周期长,自己动手费时费力。选择外包,你就能把这些宝贵的时间投入到其他更重要的科研任务中。


2. ‌经费精明使用‌:
实验仪器昂贵且种类繁多,全部购置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而外包则能让你将有限的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,避免不必要的浪费。 ‌

3.专业人做专业事‌:
面对操作复杂或跨专业的实验器械,自己摸索不仅耗时耗力,还可能浪费大量实验耗材。而外包则能让你免去这些烦恼,直接享受专业团队带来的高效服务。

4. ‌结果更靠谱‌:
自己动手做实验,结果往往充满不确定性。而交给专业的外包机构,则能大大提高获得靠谱结果的概率,为你的科研推进和论文发表提供有力支持。

5. ‌论文发表加速器‌:
数据收集是论文发表的关键一环,但自己动手往往进度缓慢。而外包则能让你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的素材,从而加速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论文的发表。

6. ‌实时掌控进度‌:
虽然实验外包出去了,但你依然可以随时了解实验进展,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。 ‌

7.政策导向支持‌:
实验外包符合政策方向,无需担心学术道德问题。作为科研人,可以放心选择这一合作方式。

⑸如何联系:

想主动联系[普拉特泽生物科研服务有限公司]的小伙伴可以直接加:18570028002(微信同号)或者手动扫码↓↓↓↓